
早产儿开展脑功能监测的时机
- 发布时间:2021-03-16
【概要描述】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围产专业委员会. 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9,34 (1): 3-7.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32.2019.01.002
早产儿开展脑功能监测的时机
【概要描述】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围产专业委员会. 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9,34 (1): 3-7.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32.2019.01.002
- 分类:脑功能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16 16:11
- 访问量:
《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推荐:
早产儿:建议每2周复查一次至矫正胎龄40周或脑电成熟度同足月儿。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围产专业委员会. 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9,34 (1): 3-7.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32.2019.01.002
《Technical recommend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 guidelines for electroencephalography for premature and full-term newborns》
推荐:
出生胎龄 |
出生胎龄 ≤ 28 w |
出生胎龄 29-33w |
出生胎龄 >33 w |
|
监测时机 |
_ |
无高危 因素 |
有高危 因素 |
有高危 因素 |
第2-3天 |
第一周 |
第1-3天 |
第一周 |
|
第7-8天 |
_ |
第7-8天 |
_ |
|
矫正胎龄 31-32周 |
_ |
矫正胎龄 31-32周 |
||
矫正胎龄 36周 |
_ |
矫正胎龄 36周 |
极早产本身就是一种高危因素。出生胎龄28周以下需要系统监测。建议在生后的第一周记录两次,随后一次在矫正胎龄31-32周,一次在矫正胎龄36周。
对于出生胎龄在29-33周之间的早产儿,没有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建议在生命的第一周进行系统的监测。如果出现异常,应短时间内再次复查。存在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建议在生命的第一周记录两次,随后一次在矫正胎龄31-32周,一次在矫正胎龄36周。
对于出生胎龄大于33周的早产儿,存在高危因素的,在生命的第一周进行系统的监测。如有异常,必须进行复查。
Geneviève Malfiltre, Mony L , Danièle Hasaerts, et al. Technical recommend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 guidelines for electroencephalography for premature and full-term newborns[J]. Neurophysiologie Clinique/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2020
笔者建议
如因条件不允许,早产儿可选择几个关键的时间点进行监测,30周,32-34周,37周,42-44周。
30周:背景活动为不连续正常电压,一般无睡眠觉醒周期。
32-34周:背景活动为连续和不连续交替出现,出现可识别的睡眠觉醒周期,多为不成熟睡眠觉醒周期。
37周:足月,背景活动以连续正常电压为主,尤其活动睡眠(AS)期,均表现为连续正常电压,出现成熟的睡眠觉醒周期,图形似珍珠项链或糖葫芦串。
42-44周:背景活动几乎均为连续正常电压,出现成熟的睡眠觉醒周期,图形由珍珠项链逐渐演变为拱桥状。
我们可选择在以上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去评估早产儿的脑发育情况!

官方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号:(苏)- 非经营性 - 2014 - 0017 备案号:苏ICP备15056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