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呵护早产儿
- 发布时间:2020-08-14
【概要描述】“伟思新生儿脑电测量仪”已经走进几十家医院,为新生儿的脑功能监护做出应有贡献。期间,我们发现许多新生儿,尤其早产儿面临呼吸、感染、神经发育异常等多方面的问题,令我们家长和医护人员非常困惑。
用心呵护早产儿
【概要描述】“伟思新生儿脑电测量仪”已经走进几十家医院,为新生儿的脑功能监护做出应有贡献。期间,我们发现许多新生儿,尤其早产儿面临呼吸、感染、神经发育异常等多方面的问题,令我们家长和医护人员非常困惑。
- 分类:脑功能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8-14 15:18
- 访问量:
用心呵护早产儿
“伟思新生儿脑电测量仪”已经走进几十家医院,为新生儿的脑功能监护做出应有贡献。期间,我们发现许多新生儿,尤其早产儿面临呼吸、感染、神经发育异常等多方面的问题,令我们家长和医护人员非常困惑。
1 早产儿
因为缺乏宫内保护环境,出生后的早产儿大脑极易受损,脑损伤的发生与胎龄显著相关,胎龄越小,脑损伤的发生率越高,如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经常发生在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还有很多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关心的新生儿是否发生惊厥?惊厥在新生儿期发生率较高,且生后一周时间内发生率最高,但是并不代表生后一周以后不发生惊厥。而惊厥与早产儿脑成熟度密切相关!由此看出对住院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尽早的进行床旁脑功能监护的重要性。
2 早产儿的脑电图
2.1 睡眠觉醒周期
睡眠觉醒周期是反映早产儿脑成熟度的重要指标。睡眠觉醒周期与胎龄成正相关,一般胎龄28周以前无睡眠觉醒周期,后逐渐出现,32周开始出现可辨认的睡眠觉醒周期,到37周以后睡眠觉醒周期可明确区分、成熟、清晰可辨!
图1. 睡眠觉醒周期分类
2.2 背景活动
判断新生儿的背景活动时应考虑药物的使用、当时的治疗措施以及各种病理状态等因素可能对脑电背景的影响。脑电背景的连续性与胎龄有关,可反应脑发育的成熟度,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表现为非连续图形,即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上表现为上边界低于10-20uV的低电压背景上,间断出现中高波幅的暴发,与暴发-抑制特征很相似。
图2. 小于28周胎龄aEEG图形
胎龄32周以后其中AS(窄带)期应表现为连续图形,即aEEG波形的AS期下边界大于5uV,若小于5uV则可能有异常;胎龄36周以后其中AS期则必须表现为连续图形,即aEEG波形的AS期下边界大于5uV,若此时小于5uV则一定有异常。
图3. 34周+1新生儿周胎龄aEEG图形
胎龄40周以后AS和QS(宽带)期均应表现为连续图形,即aEEG波形的AS和QS期下边界均大于5uV,若此时QS期下边界小于5uV则可能有异常;胎龄44周以后AS和QS期均必须表现为连续图形,即aEEG波形的AS和QS期下边界均大于5uV,若此时QS期下边界小于5uV则一定有异常。脑损伤或脑发育落后的新生儿连续性变化可落后于实际胎龄。
图4. 41周+4胎龄aEEG图形
3 早产儿惊厥
惊厥尤其早产儿发生惊厥通常提示存在急性或潜在脑损伤,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室内出血。足月儿惊厥发生率为0.1%-0.9%,早产儿惊厥发生率为同期足月儿的10倍。早产儿惊厥发作类型中超过一半都是没有临床表现的电惊厥,此现象称为电-临床分离。早产儿可频繁出现自主神经症状,有些跟癫痫发作无关,这就增加了通过临床表现来鉴别这些微小惊厥发作的难度。
足月儿惊厥在脑电图(EEG)上主要表现是有节律性δ、θ、α、低振幅尖波和棘波。
图5. α节律
图6. 棘波和尖波
而相对足月儿,早产儿惊厥发作主要表现为低频θ和δ活动。
图7. θ活动和节律
图8. δ活动和节律
在aEEG上表现为下边界和(或)上边界振幅突然升高,紧随其后可能出现一段短暂的电压抑制期。早产儿可出现单侧或双侧惊厥,可在一次惊厥发作过程中从一个脑区转移到另一个脑区。早产儿和足月儿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进行比较,除惊厥持续状态外,早产儿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时间明显短于足月儿,意味着早产儿惊厥发作更加频繁而短暂。
4 早产儿惊厥的识别与干预
正如前文所说早产儿惊厥发作在EEG上表现为更加细微的节律尖波或低波幅慢活动,有时很难与生理或技术伪差进行区分,但aEEG则无明显差异,上边界或(和)下边界升高。
图9. 惊厥或疑似惊厥
惊厥发作与神经发育不良结果密切相关,公认的治疗惊厥的药物在早产儿及足月儿作用是相似的,虽然目前没有针对早产儿抗惊厥药物的最佳方案,但还是肯定了苯巴比妥一线药物的地位。
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有效预防或治疗早产的方法。早产儿高危因素众多,因此,今后应以振幅整合脑电图作为早产儿早期筛查与监护手段,加强动态随访并提高对早产儿神经系统预后的判断。
5 参考文献
[1] Jensen FE. Developmental factors regulating susceptibility to perinatal brain injury and seizures[J]. Curr Opin Pediatr, 2006, 18(6):628-633.
[2] Heljic S, Uzicanin S, catibusic F, et al.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in neonates seizure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Med Arch, 2016. 70(3):182-185.
[3] Vasudevan C, Levene M. Epidemiology and aetiology of neonatal seizures[J]. Seminars in Fetal and Neonatal Medicine, 2013, 18(4):185-191.
[4] Frenkel N, Friger M, Meledin I, et al. Neonatal seizure recognition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tinuous-amplitude integrated EEG versus short conventional EEG recordings[J]. Clin Neurophsiol, 2011, 122(6):1091-1097.
[5] 徐素华. 早产儿惊厥[J].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8, 045(009):666-670.

官方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号:(苏)- 非经营性 - 2014 - 0017 备案号:苏ICP备15056910号